便携式三坐标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?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技术凭借其高精度、高效率和灵活等优势,在各领域的检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。然而,在实际测量过程中,各种因素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误差。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,对于我们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。 便携式三坐标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: 1、测头校正误差 测头校正误差对便携式三坐标测量精度有着负面影响。校验球和测针不清洁、不牢固,以及输入错误的测针长度和标准球直径等情况,都会导致补偿误差。 在进行测头校验时,要确保标准球和测针的清洁,同时保证测头、测针、测座和标准球牢牢固定。输入正确的测针长度和标准球直径,根据形状误差和校正出的宝石球直径和重复性来判断校正的准确性。在使用不同测头位置,完成所有测头位置的校正后,应通过测量标准球球心点坐标的方式检查校验精度。在测头、测针被移动过或者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,需对测头进行重新校验。 2、温度误差 在被测物体与测量仪的温度偏离标准温度,或者被测物体的尺寸和仪器的性能随温度改变时,就会产生温度误差。这种误差并非温度自身的误差,而是因温度因素所引起的几何参数测量误差。 为解决温度误差问题,可在测量机软件中运用线性修正和温度修正,针对现场检定时的环境状况进行修正。让计算机、电气设备等热源与测量机保持一定距离。空调应选用控温能力强的变频空调,合理规划安装位置,防止风向直接吹到测量机上。机房则要做好保温举措,关好门窗,减少温度散失。避免阳光直射,加强测量室管理,避免多余人员停留。 3、被测工件本身误差 被测零件的形状误差对便携式三坐标测量结果存在影响。测量机的测量原理为先采集点,随后软件对所采集点进行拟合并计算误差。因此,测量机在测量时对零件的形状误差有一定要求。 当被测零件存在明显的毛刺或沙眼时,测量的重复性会明显变差,导致操作员无法给出准确的测量结果。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从两方面着手:一方面要求对被测零件的形状误差进行控制;另一方面可适当增大测杆宝石球的直径,但测量误差显然会大一些。 4、测量方法误差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若不完善、不严密,易导致测量方法出现误差。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可用于零件和部件的尺寸误差和形位公差测量,在形位公差测量方面具有准确度高、效率高、测量范围大等优点。不过,形位公差的测量方法种类繁多,如果在测量形位公差时所采用的检测原则不当,选用的方法不确切、不完善、不严密,就会造成测量方法误差。 从事便携式三坐标测量工作的人员,务必熟悉测量方法,尤其要对形位公差的检测原则和测量方法需非常熟悉。 便携式三坐标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。我们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些产生误差的原因,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。这样,才可以有效地降低误差,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。
文章分类:
行业动态
|